杂文852 >地图 >观后感 >

纪录片观后感

纪录片《枪》观后感

杂文852
阅读 646

相关推荐

纪录片《枪》观后感汇总(7篇)。

杂文852编辑经过慎选为大家推荐一篇题名为“纪录片《枪》观后感 ”的好文,电影中精彩的情节更能引发观众的共情,伴随着观看的过程,我们总是不断涌现出各种想法。 我看完这部电影后有了很多思考,把它们梳理出来很容易,写观后感能让我们更为深入地认识到作品的精神内涵。作品名观后感你想好怎么写了吗?

纪录片《枪》观后感 篇1

《红色热土》是一部史料真实、生动好看,思想性、艺术性和可视性统一的精品教材。《红色热土》的摄制和播出,对完善党史影像资料、丰富党史研究成果都有着重要意义。该片使广大观众进一步了解党的光辉历程,更加珍惜今天的美好生活;同时,也为观众注入了强大的精神动力,鼓舞了团结协作、努力建设社会主义事业的士气。

在收看了《红色热土》后,该局党员干部纷纷表达了自己的观后感。大家一致表示,理想信念是一个人乃至一个政党生命的动力,在无影无形间集聚着强大的力量。在今后的工商工作中,也要以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精神,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增强服务意识,优化服务手段,认真履职尽责,大力发展各类市场主体,加大市场监管执法力度,切实维护好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为梧州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为贯彻落实党的**精神,发掘和利用党员革命史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弘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年3月29日下午3点30分,七星社区党委组织党员在社区二楼会议室观看《红色热土》,由广西自治区党委组织部制作,共10集大型党员教育记录片:第一集、星火初照,第二集、千里来龙,第三集、英雄拔哥,第四集、壮家英魂,第五集、桂北之殇,第六集、雷声惊天,第七集、战地黄花,第八集、漓江亢歌,第九集、向死而生,第十集、风展红旗。该记录片以1925年梧州建党到1949年广西全境解放的历史为背景,突出反映了广西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百折不挠、前仆后继、不怕牺牲的革命精神,为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做出了巨大牺牲和贡献。

通过收看《红色热土》,学习党的历史,让大家更深刻地认识到邓小平、韦拔群、张云逸、李明瑞、雷经天等老一辈革命家的英雄事迹,了解革命先辈敢于抛头颅、洒热血的精神,红七军从8000多人左右打到解放中国,只剩下70多人;韦拔群为了广大劳苦大众,开展对上请愿,对下清算中把自己家的田地分给农户,拔哥领导的东兰农运会,有9000多人参加革命,有2000多人成为烈士,革命烈士们为了保家卫国,英勇抗战,不怕牺牲,艰苦奋斗,顽强不屈的精神,党员们都心中肃然起敬,更加深刻的感受到了今天和平生活的来之不易,真切体会到了肩负的责任和使命,进一步激发了大家爱党爱国的革命情怀和昂扬向上的工作热情。

大家纷纷表示要铭记历史,缅怀先烈,学习他们大无畏的革命精神,坚定理想信念,在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活动中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纪录片《枪》观后感 篇2

在表达形式上,该片运用同期声、案例故事、当事人讲述、专家采访等形式把内容呈现出来。作为政论性很强的电视专题片,只有把宏大叙事与微观刻画的手法相结合,把“大写意”与“工笔画”相结合,才能吸引观众,引发共鸣。“政论情怀、故事表达”是该片鲜明风格。该片注重大主题、小切口、微刻画相结合,着力甄选出新时代以来的重要成就和典型人物,注重挖掘新鲜素材和感人故事,细致入微,感人至深。每集都以夹叙夹议的方式,用一些“小故事”来说明“大道理”。例如,第三集《逐梦先锋》中讲述了83岁高龄电影演员牛犇在2018年如愿加入中国共产党的故事。“我今天可以骄傲地说,我是你们的同志了。”这句话发自肺腑,令人动容,反映了人民群众对党的深厚感情和真诚向往。再例如,第五集《改革攻坚》中国家医保局谈判代表就治疗“脊髓性肌萎缩症”的诺西那生钠的价格谈判的例子,生动展现了改革为人民的价值理念。近年来,我国加快医疗改革步伐,通过国家集中采购、医保报销等方式,多种全球知名的“贵族药”降到“平民价”,人民群众从改革中得到了实惠。

在技术运用上,该片坚持艺术与技术相融合,注重采用最新技术,努力让镜头语言表达更有张力,让受众观赏体验更为丰富。该片工作团队充分运用目前国际领先的4K、8K超高清技术,保证了三维动画影像的逼真写实。该片高技术、强装备的运用,使画面更加清晰唯美,声音更加悦耳动听,增强了科技感、感染力和时代感,给观众带来强大的感官冲击和视觉震撼。此外,该片还设计了如航船、灯塔、道路、二十四节气等一系列意象化的视觉元素,形成独特的影像风格。

纪录片《枪》观后感 篇3

昨天,支部书记告诉我明天上午九点去新区万众影城看电影《热土》,每个支部一个名额。第二天,我早早起床,八点半就到了影院。影院门口还没来多少人,我在一楼转了一圈,一楼摆了有好多类型的电子游戏机,看看,貌似我只会玩塞硬币的。这个影院共有4层,每层都有级梯式的放映厅,每个座位都是软沙发结构,有靠背和扶手,扶手上设有放水杯的地方,整个影院无论是从外观上还是内部结构感觉都很气派、美观、舒适。想想我快有一年没进影院了,上次还是孩子软磨硬泡看了个电影《药神》,《药神》之前是十几年前在大学中看的录像电影。

快九点时,我们凭印制精美的电影票进入2楼放映厅,座位很多,观众稀稀拉拉,我选择了靠过道的位置座下,影片《热土》是一部制作精美的纪录片,讲述的是内蒙古自治区的建立及发展状大的历史进程,以及和以乌兰夫同志为首的共产党人在这一历史进程中进行的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画面气势恢宏,声音极富感染力,我目不转睛的看完了一个多小时的电影,深深被草原人民和草原精神所感动,为自己是一个内蒙人倍感骄傲和自豪!

回单位的路上,我和同事回忆起了儿时看电影的情形。我们的家乡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中部,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我们这个地方的电影放映不是很发达,只有露天电影。只要听说哪有放电影的消息,大家都奔走相告,视为一项重要的全家活动,发起全家总动员。督促妈妈快点做饭,让哥哥提前在放映电影的幕布前用板凳或砖头占个好位置,让爸爸拉风箱用点劲,我们心急的象热锅上的蚂蚁,火烧火燎的吃完饭,直奔放映点,生怕误一点。但还是来迟了,黑压压一片人了!在寒风中、在细雨中、在深碎夜空下,人头攒动,齐刷刷注视着那白色幕布,如此专注,如此幸福。小时候临时放露天电影的地点不固定,我们在旗里的孩子比较幸运,看一场电影一般走三四里路就能到放映点,而附近三村五里的孩子就比较辛苦,往往走二三十里路,但大家都乐此不疲。在露天大放映场,我依稀记得看了《傲蕾一兰》、《地道战》、《铁道游击队》、《平原枪声》、《闪闪红星》、《江姐》等许多黑白国产影片,它们伴随我渡过了灰色的童年。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我所在的旗县在八十年代初,有了电影院。虽然之前和妈妈进去过,但还不会找座位,小学二年级的时候,学校包场看电影,我不记得看什么电影了,只记的班主任隐老师满头大汉,为班里四十多个同学一个个找座位,等为我找到座位之后,电影快散场了。平时我家看电影,有三个途径取得电影票:一、爸爸单位发电影票,一般 每家两张。二、爸爸老师是旗电影院工作人员,给我们家送电影票,大多数情况也是两张。三、实在有好看的电影,妈妈买电影票,一般只买一张。有了电影票,谁去看电影对我们这个五口之家来说只能是妈妈、我和弟弟。但问题来了,两张电影票三人正好,进电影院把门那好过,座位也能座开。但一张电影时,妈妈也非常勇敢的领我们去了,进门时,让我和弟弟微微曲腿,那样查票的人看不出来,我们就能不用补票顺利通过,但每每这时,我非常紧张。进去找到座位之后,问题又来了,只有一张票三人,那时座位是硬板的还带两木头扶手。妈妈大人当然座中间,我和弟弟只能一边一个,我俩屁股尖只能座一小边上,还必须占邻座的地方,两人的后腰上都顶着木头扶手。但就是这座,我们三个还是津津有味的看完整部电影。我记得在电影院看得第一部电影是《一只秀花鞋》,很恐怖的,看完后我做恶梦了;看得第一部彩色电影是《红牡丹》,蒋大为老师的《牡丹之歌》就是首次在这听的;看得第一部宽影幕电影《心灵深处》,因为座在第三排,太靠前,看完出来就吐个不停。

上初中二年级的时候,我们学校包场看了第一部立体电影《端盘子的姑娘》,当时很新奇,进入影院后,工作人员给每人发一部看立体电影的眼镜,记得镜头中,端盘子的姑娘往桌子上扔盘子时,大家有的低头,有的捂脸,视觉上感到盘子向自己头上砸来。我们都很好奇,回学校的路上我们叽叽喳喳说个不停。上高中二年级的时候,我们看了一部全民泪奔的电影《妈妈再爱我一次》,当时我记得有个同学不去看电影了,我和她要上,让我妈妈看的。看电影之前同学们都说必须准备一块手捐,否则泪何以堪。妈妈不信,什么也没拿就去看电影了。电影非常具有感染力,我是从头到尾哭着看完,拿的纸不够,只好任眼泪在脸上肆意流躺,最远到达前胸。回去问妈妈哭没,妈妈说我才不哭呢。第二天我上学我同桌和我说你妈哭的,她们正好挨着,同桌只好把宝贵的纸均出来给妈妈用!妈妈你真有意思!

上大学的时候,正处于电影和电影院凋闭的阶段,随着电视机走进千家万户,几乎没人进电影院了。在毕业前夕,我们寝室八人,集体看了电影《大红灯笼高高挂》。这次影院的设施及电影的效果令我耳目一新,基本和现在相差无几了。

回想着看电影的一幕一幕,电影情况跌宕起伏,人物命运悲欢离合,伴随着我观影的整个阶段,给我启迪使我受益。人生就是电影的大舞台,能在光怪陆离,纷繁复杂的社会中找到真真的自我,勇敢面对生活,真诚走好每一步,笑对人生,你就是大羸家!

纪录片《枪》观后感 篇4

影片在洛阳拍摄期间分别到焦裕禄同志曾经工作过的洛阳矿山机器厂一金工车间、厂资料室、调度室,以及企业建设的焦裕禄大道、焦裕禄铜像等处进行取景,并采访了焦裕禄在洛阳工作期间的工友,回顾了焦裕禄在洛矿工作的事迹。 洛矿是焦裕禄成长、成熟的地方

焦裕禄的女儿焦守云在首映式现场讲述了自己与父亲之间的点点滴滴。“每次到洛矿都非常感动,洛矿是父亲成长、成熟的地方,洛矿培养了父亲,他在这里学会了严谨、科学的管理思想和亲民、爱民的工作态度。父亲在洛矿工作的9年时间,是‘充电’的过程,正是因为在洛矿充足了电,父亲到兰考工作的一年多时间才发了光。”焦守云说,她每次到洛矿都有不同的感受,觉得在洛矿的每个地方都能看到父亲的影子,都能感受到洛矿人对父亲的深情,这是在其他地方感受不到的,

资料共享平台

谈及《永远的焦裕禄》,焦守云说,每看一次影片都有不同的感动,这部影片是很接地气的一部片子,展现了父亲诚实、踏实、平实的一面,很容易引起大家的共鸣。片子自然流畅地展现了父亲的一生,特别是加上洛矿这一段,树有根,水有源,他所做的一切都不是偶然的,是一步一步成长起来的.。

号召:学习弘扬焦裕禄精神,洛阳要走在前列

在首映式上表示,作为焦裕禄精神的形成地,洛阳市委和中信重工始终把“焦裕禄精神”作为践行为民务实清廉和企业发展壮大的价值导向。焦裕禄,这个老洛矿的车间主任,以其榜样的示范作用,成为全市各级党员干部学习的楷模,成为中信重工人最具感召力的典范。在焦裕禄精神的影响和带动下,洛阳涌现出了新时期工业战线上的焦裕禄式好干部杨奎烈、人民的好民警李虹等先进典型,再次树起了新时期传承弘扬焦裕禄精神的时代标杆。

说,洛阳是焦裕禄精神的发源地,学习弘扬焦裕禄精神,应该深学、细照、笃行,走在全国、全省前列。洛阳作为中原经济区副中心城市,要大力弘扬焦裕禄精神,凝聚起加快建设名副其实的中原经济区副中心城市的正能量,为实现中原崛起、河南振兴、富民强省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纪录片《枪》观后感 篇5

10月16日,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准点在__卫星发射中心发射,这一激动的人心的时刻,也牵动着千千万万学子的心。新垛中心校小学部利用大课间,组织学生全程观看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发射过程。

直播过程中,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与火箭成功分离,进入预定轨道,顺利将聂海胜、刘伯明、汤洪波3名航天员送入太空,飞行乘组状态良好,发射取得圆满成功。这是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立项实施以来的第19次飞行任务,也是空间站阶段的首次载人飞行任务。

此次师生观看了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发射的现场直播,共同感受伟大祖国在航天事业发展上取得的举世瞩目成就,更加激发师生爱国爱党、崇尚科学和树立宏伟的理想信念。学校将经常会引入时事大事件,让学生时刻了解国家大事,关注社会动态,以此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纪录片《枪》观后感 篇6

“能战方能止战,准备打才可能不必打,越不能打越可能挨打”。70年前,英雄的中华儿女为了国家,为了人民,为了和平,以志愿军身份入朝参战,同朝鲜人民一起把以美军为首的联合国军逼至“三八线”以外,赢得了抗美援朝战争的伟大胜利。

在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大会上讲到:“在抗美援朝战争伟大胜利,将永远铭刻在中华民族的史册上!永远铭刻在人类和平、发展、进步的史册上!”

观看了央视纪录片《为了和平》,70年前那场伟大的战争历历在目,作为新时代革命军人,我们绝不能忘记,也不可能忘记老一辈革命家浴血奋斗的艰辛历程!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

自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外国列强用坚船利炮打开了清政府的大门,从此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人民深受列强侵略之苦,中华大地哀鸿遍野,满目疮痍。

饱经战火蹂躏,才更知和平珍贵,新中国成立之初,百废待兴,无比渴望国泰民安,家国安宁,可帝国主义却把战火烧到鸭绿江畔,要点燃战争的硝烟,面对武装到牙齿的联合国军,中国志愿军不畏强敌,血战上甘岭、鏖战长津湖、激战云山城,在多次战役中,我军充分发挥灵活主动的战略战术,以能击不能,打破了美军不可战胜的神话,最终用伟大胜利向世界宣告:“西方侵略者几百年来,只要在东方一个海岸上架起几尊大炮,就可霸占一个国家的时代一去不复了。”打出了一片属于中国人自己的新天地。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1950年6月25日,朝鲜人民军南进作战,朝鲜战争爆发,28日即攻占南韩的政治中心汉城,韩国军队节节败退,然而,美国为了维护其在亚洲的地位和利益,随意出兵干涉他国内政,于1950年9月15日在仁川登陆,使朝鲜人民军腹背受敌,损失惨重,不得不战略后退,然而麦克阿瑟野心勃勃,无视中国政府的多次警告,悍然越过“三八线”,并多次入侵中国领空,轰炸丹东地区,把战火烧到鸭绿江边。

抗美援朝是正义战胜黑暗,公理战胜强权,进步战胜倒退的正义之战。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这场正义之战也必然得到全世界爱好和平的国家和人民的同情、支持和援助,其结果必然是正义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取得胜利,虽然道路是曲折艰难的,但是人间正道是亘古不变的真理。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抗美援朝战争胜利60多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中国社会经历了一系列变革,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巨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然而,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依旧任重道远。

不论何时,都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从1921年中共一大上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一直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推翻了压在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取得了国家的独立、民族的复兴、人民的解放,带领中国人民取得了一次又一次伟大的胜利,并且不断自我完善、自我净化、自我革新、自我提高,始终引领中国不断走向世界前列。

不论何时,都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中国共产党的力量在人民,根基在人民,人民之中蕴藏着无限的伟力,应始终与人民保持血肉联系,“民之所忧,我之所思;民之所思,我之所行”。人民军队也应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

不论何时,都必须加快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把人民军队全面建成世界一流军队。“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纵观历史,没有一支强大的军队,就不可能有强大的祖国。要贯彻新时代党的强军思想,贯彻新时代军事战略方针,毫不动摇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使人民军队更好地履行新时代的使命任务,为维护中国的国家利益、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坚强的战略支撑。

回望70年前伟大的抗美援朝战争,我们感慨万千,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作为一名军校学员,我深感使命光荣、责任重大。“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瞻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我们无比坚定、无比自信,我们应始终相信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与各族人民一道,定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纪录片《枪》观后感 篇7

这是一座历史的丰碑,这是二十八年艰苦奋斗的回顾,这是熊熊烈焰中的凤凰涅槃,这是重生后再次燃起的燎原之火。一部记录着中国共产党建党至新中国成立这段历史的纪录片,自前清遗老郑孝胥的那段:“夜,闻爆竹声甚繁,于是大清二百六十八年,至此夕而毕”始,一点一滴的叙述中国共产党一路走来的风雨历程。

溥仪退位,标志着中国几千年来的封建帝王制度画上了句号,但此刻的中国仍面临着外国列强瓜分、袁世凯复辟称帝的内忧外患,让这样一个东方的文明古国始终深陷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泥沼”里,无力自救。在这种动荡不安的环境中,以毛泽东、周恩来等为代表的国内进步青年力图从“三民主义”、“新村主义”、“无政府主义”、“实用主义”、“马克思主义”中寻找解决中国问题的途径。五四运动结束后,陈独秀、李大钊等人看准了中国只有走俄国革命的路线才能“救亡图存”。经过一番筹备,1920年8月,中国最早期的共产党组织——上海共产党在新青年编辑部成立。自此,“马克思主义”正式在中国这片饱经战乱的焦土上落地生根。

1921年至1949年。这28年里中国共产党带领着无数穷苦的百姓披荆斩棘、浴血奋战,走过无数的艰难险阻,历经无数的生死存亡,却依然屹立不倒;这28年里中国共产党怀揣着伟大的理想卧薪尝胆、鞠躬尽瘁,品过世间的酸甜苦辣,体味历史的兴衰更替,并最终夺得胜利。当胶片记录下这28年的风风雨雨时,就注定了要留给后人无尽的感怀与激动。

在暴风骤雨里前行,中国共产党人身上有着百折不挠的革命精神。革命并没有顺风顺水,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反动派在国共合作期间接连策划并发动了“中山舰事件”、“整理党务案”等一系列阴谋诡计,导致中共党员从革命高潮期的6万人锐减至1万人,直接挫伤了中国共产党的革命力量。在此背景下,共产党人没有坐以待毙,而是采用奋起抗争的方式回应着来自国民党的迫害。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镇压的第一枪,秋收起义开启了新中国第一代领袖毛泽东的漫长军事生涯,一步步,共产党的部队靠着鸟枪和大刀在重压下杀出一条血路,创建了赣南、闽西革命根据地,坚定了走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完成了中共建党以来的第一次大规模武装反抗压迫的斗争,并以此在动荡不安的环境中重获新生。

在腥风血雨中翻滚,中国共产党人身上有股宁死不屈的坚韧骨气。面对第五次反“围剿”失败,为了摆脱国民党军的追击,中央红军被迫实行战略转移,走上了漫漫长征之路。“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由中国共产党带领的这支队伍用热血在长征的路途中谱写出了“四渡赤水”、“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这样可歌可泣的历史篇章,他们用脚步丈量了两万五千里的沃土,在连绵起伏的雪山上,在荒无人烟的草地里留下了英烈的累累白骨和革命的点点足迹。长征取得的胜利使红军突破了几十万军队的包围,实现了建立川陕甘革命根据地的重大战略目的,让中国的革命转危为安,让红色革命的火种在枪林弹雨中得以涅槃重生。

在栉风沐雨后蜕变,中国共产党人身上有着贯彻始终的强大信念。“西安事变”促使国共两党止休干戈,一致抗日,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以平型关大捷为起点,取得了全国抗战以来中国对日战争的第一场大胜利,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到1940年,国民党完全断绝了对八路军的经费供应,并对边区实施了军事包围和经济封锁,同时日军也不断对占领的边区推行“三光”政策,导致边区物资供应匮乏,战事难以为继。面对困难,军民齐心,在南泥湾这片土地上演奏了丰收的旋律。内战不断,硝烟弥漫,在西柏坡的指挥部里,决定未来中国走向的“三大战役”的战斗号角从这里吹响,红色政权自北向南席卷中国,共产党人用了28年的光阴,历经无数磨难,终是带领着这个多灾多难的民族,冲破了历史中的黑暗,走向了重生后的光明。

那首《我爱你中国》的旋律缓缓奏起,曲调婉转,感人至深。《重生》,一部仅有五集的纪录片,把中国共产党的艰苦奋斗诠释的淋漓尽致,观毕令人荡气回肠。时光荏苒,在这二十八年的艰苦历程中,中国共产党实现了从无到有的转变,老一代共产党人肩负着最初的使命,一步步将沉沦在黑暗中的旧中国拯救;岁月如梭,在这九十五年的风云变幻里,中国共产党奠定了繁荣富强的基础,新一代共产党人肩负着伟大的梦想,一步步朝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勇往直前。历史摆在眼前,未来就在脚下,对于中国共产党和新中国的未来,影片结尾处引用了毛泽东《沁园春·雪》里的经典之句来作为总结:“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上面就是网小编特意收集整理的观看纪录片《重生》心得体会精选11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 纪录片美术里的中国观后感精选12篇
    观看电视剧和电影是让我们放松大脑的非常好的途径,观赏完这些影视作品后,我们内心总会有很多感想。我们需要将心中的感动记录下来,写成一篇观后感。观后感可以帮我们很快抓住影片的主题,让我们想起内心那份感动。写作品观后感该从什么角度动笔呢?经过搜索整理,小编为你呈现“纪录片美术里的中国观后感精选12篇”,或...
  • 美术里的中国纪录片观后感5篇
    就算过了很久回头再看仍然会有新的感悟。所讲的情节观看后让人不断地回味,写作品名观后感应该从哪几个角度切入,怎样为自己喜爱的作品名写一份观后感呢?这里有关于“美术里的中国纪录片观后感”的多个实用案例资料杂文852为你整理,希望您能够将这篇文章分享给您的朋友们一起学习成长!...
  • 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观后感
    我们在生活中总会欣赏到相当多优秀的作品,就算时隔多年,再次观看仍然充满感动。 不能停留在表面思考,认真写观后感,才能更好地体会作品的内涵,此时写一篇观后感,就能很好地记录下我们的所感所想。你是否在找一篇就参考意义的参考范文呢?对于“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观后感”我们有一些自己的独到见解,希望这些案例...
  • 《航拍中国》纪录片观后感3篇
    应该怎么写好一篇影片的观后感呢?对于很多人来说,观影的享受是远远大于读书的,此时不妨将心得转化为文字,写一篇观后感加以记录。观后感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作品中人物的性格和命运,观后感的撰写过程可以增强我们的独立思考能力,本文将带您从多个角度来考察“《航拍中国》纪录片观后感”,以下是一些阅读参考希望能...
  • 我在故宫修文物纪录片观后感
    4月看这部片时,它已经红火一阵,评价9.4。起初看时心态摆得不正,对于被众人传呼其神的东西,难免会抱有过多期待,用批判的眼睛审视它,看这盛名之下是否有难副之处。但随着进度条推进,镜头在木器、铜器、漆器、钟表组的人和事间不断切换,那种硬要评个好坏的小儿心态便羞答答藏了起来。不管是为了庆祝九十周年庆还是...
  • 《舌尖上的中国》纪录片观后感(9篇)
    《舌尖上的中国》为**电视台播出的美食类纪录片,主要内容为中国各地美食生态。通过中华美食的多个侧面,不仅展现食物给中国人生活带来的仪式、伦理等方面的文化,更能进一步了解中华饮食文化的精致和源远流长。记录片的重要主题是中国之“变”。《舌尖上的中国》向观众展示传统农耕的中国,同时也告诉观众很多中国传...

纪录片观后感推荐

  • 小学书籍观后感4篇

    2024年01月30日

  • 初中生课外观后感(汇总5篇)

    2024年01月29日

  • 关于太空授课观后感精选(5篇)

    2024年01月27日

  • 《人世间》观后感精选

    2024年01月17日

  • 关于无问西东的观后感(合集12篇)

    2024年01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