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文852 >地图 >读后感 >

《西南联大》读后感

2024《西南联大》读后感

杂文852
阅读 562

相关推荐

2024《西南联大》读后感(11篇)。

一篇好文章读后感怎么写?在阅读了作品之后我们都懂得了许多深刻的道理。 读后感覆盖了作品对于读者智慧和人生体验的启示,希望这篇“2024《西南联大》读后感”能够符合您的口味让您感到满意。

2024《西南联大》读后感 篇1

学生看了西南联大观后感

我有幸参观了中国的西南联大观,这是一个令人难以忘怀的经历。从开始到结束,我被眼前的一切所震撼和感动。西南联大是中国现代教育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我非常荣幸能够亲身体验这段历史。

当我走进西南联大校园时,我立刻感受到它的庄严和历史的气息。校园的建筑大多为巴洛克式建筑,融合了中西文化的特点。它们巍峨而壮观,仿佛在诉说着一个激动人心的历史故事。在我遨游于这些教学楼和宿舍楼之间时,我不禁想象着上世纪三十年代的学子们是如何在这里寻求知识、追求梦想的。

我进入了校园内的博物馆,这里陈列着许多珍贵的文物和历史文献。我仔细观看着陈列柜中摆放的旧时照片和学生手稿,这些看似简单的东西却让我回到了那个炽热的夏天。这些学生们在西南联大这座凝结着他们年轻青春的校园里,学习着知识、探索着未知,他们有着共同的理想和目标。

在参观过程中,我还了解到西南联大在抗日战争期间的重要作用。这所学校成为了培养国家精英的摇篮,许多优秀的人才在这里崭露头角,成为了中华民族的脊梁。西南联大的师生们积极参与民族抗争,他们在校园里激发了无数年轻人的爱国心和责任感。

我也深深被西南联大师生们的坚韧精神所感染。学生们在相对困难的条件下学习,无论是物质上的匮乏还是环境上的艰苦,他们都没有放弃。他们在学业上努力追求卓越,同时也积极参与校园里的各种社团活动,培养了很多全面发展的人才。

在西南联大观的最后一站,我参观了位于校园中心的校史陈列馆。馆内陈列着西南联大的历史发展、校友事迹以及学校的文化传承等,让我更加深入地了解了这所学校的发展历程。我看到了许多校友的名字,他们中既有教育家、科学家,也有艺术家和政治家。他们不仅代表了西南联大的光辉历史,也诠释了这所学校的办学理念和精神内涵。

通过参观西南联大观,我不仅对这所学校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也对中国教育的发展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西南联大作为中国近代教育发展的象征,无论是在理念上还是在实践上,都给予了后来的教育事业很多启示。

这次参观让我更加珍视我所拥有的学习机会和教育资源。我也被西南联大师生们的奋斗精神所感动,他们的坚持与努力让我深深地思考着自己的学习态度和目标。

综上所述,参观西南联大观给了我一次宝贵的历史学习机会,并让我汲取到了无尽的教育智慧。这段参观经历让我更加珍惜当下的学习环境,并激励着我更加努力地追求知识和成长。西南联大,作为中国教育史上的一个传奇,将一直激励着我在学业和生活中追求卓越。

2024《西南联大》读后感 篇2

读了西南联大的回忆录,才知到西南联大的创办正处于战争年代。半天来,西南联大每天都避免轰炸日本飞机,**飞涨。教师和学生处于半饥半饱的状态,在这样艰苦的岁月里,却为中华民族培养了大批的人才,许多都是国内外知名的一流科学家。如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振林、李振道,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黄昆、刘东生、叶笃正、吴征镒等。

今天,我们不必在那间不成形的屋子里上学,也不必挨饿。又有多少人学会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幸福?

西南联大存在的时代虽然离我们已经久远,那些人、那些事、那些欢声与泪水均以化作尘埃随风飘散,但西南联大那些灿若繁星的教授却始终留在我们的记忆中,他们对学生体贴入微、循循善诱的教学方式,他们所倡导的自由思想和独立精神,将永远镌刻在中国的教育史上,散发出奇目的光芒。

现在的我们,作为民大的一员,我们有责任、有义务去传承和发扬这种刚毅坚卓、学高身正的校训,努力让你自己成为一名合格的民大人。

70多年后,当我们纪念一所不存在的大学时,所有人的感受仍然是基于当代的。我们很惊讶,我们感叹,一所大学与物质的匮乏和精神的伟大形成鲜明对比,一所大学诞生于战争中却见证了中国知识分子的坚韧,让我们仰望它。

2024《西南联大》读后感 篇3

万苗西南联合大学是我国在抗日战争期间,由北京的国立清华大学、国立北京大学和天津的私立南开大学南迁组成的大学,三校始迁湖南,联合组成长沙临时大学,随后西迁昆明,改称国立西南联合大学,于1938年5月4日开始上课,至1946年5月4日结束,在云南整整八年。可以说,它是一所“战争大学”,它的迁移史可以誉为“世界教育史上的长征”。在八年的教育历程中,西南联大创造了战时中国教育史上的一个奇迹。

盘点西南联大的奇迹:

在23位“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中,有6位是联大学生;2000年以来获国家最高科技奖的9位科学家中,有3位是联大学生;新中国成立后的两院院士中,联大师生有164人,其中联大学生有90人。联大校友录上,还有两个更为耀眼的名字——杨振宁、李政道,两位获得“诺贝尔奖”的华人。

华罗庚完成了开创性的著作——《堆垒素数论》;吴大猷的《多原子分子的振动光谱及结构》被视为该领域的经典;还有张青莲的《重水之研究》、赵九章的《大气之涡旋运动》、孙云铸的《中国古生代地层之划分》、冯景兰的《川康滇铜矿纪要》、马大猷的《建筑中声音之涨落现象》、闻一多的《楚辞校补》、冯友兰的《新理学》、陈寅恪的《唐代政治史述论稿》、汤用彤的《汉魏晋南北朝佛教史》等等大批奠基性论著。而同样在那艰苦卓绝的环境中,杨振宁在两位导师的辅导下,完成了对他一生科研事业起到决定性作用的学士**;李政道读完了他的物理学业,为日后的成就奠定了至为关键的基础。

当看到联大那灿若星河的教授和学生名录,每个人的心中都会油然生出一股敬意,进而向往之。除了感慨,我们都在思考这样一个问题:西南联大为什么能在激劣的战争中,在极其恶劣的学习、生活和工作环境中,取得如此显著的成绩?

让我们看看当时联合国大学教师们的感人事迹

奇迹源于联大教授:

战火纷飞年代徒步千里的悲壮,闻一多步行入滇;梁思成设计茅草房;费孝通饱受磨难;铁皮屋底“停课赏雨”的黑色幽默;吴大猷教授捡拾市场牛骨熬煮的凄美爱情;潘琰盐水泡沙石锅巴的坚强与辛酸;牛圈大师华罗庚深夜的奋笔疾书,跪在泥水中几十分钟寻找眼镜;郝诒纯为了中国地质学背后吞咽的苦泪;文学大师朱自清披着云南跑马人的旧披毡;物理大师吴有训裸露着脚指头在陋室中侃侃而谈。

……由此,我不由想到,在现代教育中,我们的学校无论是教学条件、师资力量,还是各种硬件、软件设施各个方面来说都如此的优越,但教学质量却往往不能得到提高、出不了人才呢?今昔对比,现在的学生都是出生在和平年代,从未曾经历过炮火的洗礼和苦难的岁月,从小都是在蜜罐里长大的,对痛苦的感受竟然是如此的苍白而单薄,连心的共鸣也无法预设、无法维持,这本身是一件多么可悲的事!清华梅贻琦校长曾说:

“所谓大学,非有“大楼”之谓也,乃有“大师”之谓也”。今天的大学,一栋又一栋的建筑,但大师却消失在水泥丛林中。对此我们大家不知该作何想?

是到了该深刻反思的时刻了!--西南联大的纪念碑已经矗立了半个多世纪,但是我们在多大程度上可以看到它呢?

2024《西南联大》读后感 篇4

表现西南联大精神与荣光的纪录片《九零后》,5月8日在云南昆明举行首映礼。该片由、王希季、等16位平均年龄超过96岁的九零后昔日联大学子联袂出演,向观众亲口讲述有关当年西南联大的故事,回首在母校难忘的求学时光。影片把西南联大刚毅坚卓的校训,爱国、科学、民主的抱负,自强不息的成长经历,通过电影屏幕呈现给当下观众。西南联大在昆明办学8年多,走出了2位诺贝尔奖获得者、8位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170余位两院院士等一大批享誉世界的栋梁之才。这群九零后在艰苦环境中坚毅求学,在国家建设中勇担重任,在立德树人中传承精神,为我们树立了榜样,设定了标尺。云南省委宣传部副部长杨润说。首映礼上,影片出品人于荣光、制片人蒋晓荣与云南师范大学西南联大博物馆馆长李红英与观众分享电影幕后的创作故事。于荣光说,该片是对九零后大师们的一份献礼,希望通过影片还原历史,让当今的90后00后记住那代人所做的事情。影片将于5月29日在全国院线上映。

2024《西南联大》读后感 篇5

“人的一生是短暂的,在这短暂的生命旅程里,要让生命发光发亮,要活的多彩,活出生命的价值和意义,不然到这个世界走一遭又白白回去了,难免有些可惜。今天我们推送的这位老人,他有着传奇的家世和零落的才华,同时也有悲苦的爱情故事,然而至晚年都化作一抹平淡的笑,让我们跟随张新伟导演一起走进这位老人的生命旅程里。”

就是这样一段平凡的电影宣传词,吸引着我。具体的也说不上吸引着我的是什么东西,就是像驱使我去听林少华讲座是一样一样的,那样一股劲儿就驱使我一定要看这部片子。

短短的一个小时纪录片,我看到的是名叫唐鸿飞的九十岁的退休的英语教师。记录片子从唐先生的教书,故事,感情,渐老四部分讲述起的。纪录片记录的,在我看,我觉得是作者与唐先生忘年交友谊由浅入深的一个过程。从一开始寻找不到一双配对的袜子到最后终于找到一双,在作者的眼中,唐老师是他人生重要时刻的启蒙导师;在唐老师眼里,作者或许就是孤独老年生活中一个说知心话儿的人。

本次观影很幸运,能够在最后看到导演本人,也听到了导演本人对于这部片子的一些背景补充。让我完完整整的看到了一个纪录片从头到尾的一幕幕。

相遇

张新伟,东莱芜人,2009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影视编导专业。2017年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电影制作人进修班。创作有纪录片“老男人三部曲”,包括《老张》、《唐老师》、《嘿,老潘》。2006年,他与唐老师偶遇;2007年,他拍了唐老师的第一个镜头;2012年6月,他和唐老师共同完成了影片《唐老师》;2014年,唐老师依然在用业余时间教孩子们英语,他从一名在校大学生变成了一位待业青年;201年1月27日,唐老师走了,他至今还在做纪录片的路上坚持行走的力量。”与张导在西安美术馆学术报告厅见面,这是第一次相遇,他身上那种清新脱俗的感觉很好,到观众提问时的侃侃而谈很佩服,那祝愿张导在人生道路上继续坚持做自己,我也要祝我自己继续坚持做我自己。

相识

张导写了“唐老师小传”“我怎么与唐老师相识”再到“唐老师的故事我还要讲多久”“《唐老师》的剪辑思路”等四部分讲述了自己想要记录下的东西。他说他愿意把唐老师的故事分享给大家,让大家知道,还有这样一个可爱的老人,他在坚持着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只要坚持去做,那点困难,根本就不算什么。

就是这样子观影后的问答与互动环节,以及观影后网上资料的搜集,让我觉得认识了张导的一部分,张导是一个真真正正在进行自我表达的人。我不是内行人,但是据我看到的纪录片而言,能够如此不加修饰,用白描手法的编剧不多了。我敬佩的就是这种花般纯洁的品质。

想念

一个人,无论他的人生多么跌宕起伏,总是要出生长大老了死去的。但老人面对90岁高龄时说的话让我震惊到了,他说,"你看到墙上的铁环了么?我如果真的得了癌症,我就吃点好的喝点酒,爬上梯子,一下就拜拜了。"这就是一位孤独的老人不想给别人添麻烦的老人的死亡观。我想念的唐老师那种微笑的纯真,我想念的是张导一步一步长大的踏实,我想念的是我自己奋斗不息的昂扬斗志。

长大

纪录片《唐老师》让我想起自己的一段经历:和老妈躺在一张床上,我随意的一句话时不时就会触动她的神经,毕竟老妈也老了,头发都白了一些呢。有一次,她突然很正经和我说:“毛女儿,我的过去有许多许多故事,我可不可以讲给你听,你帮我把它写出?我就答应下了。”我当时就在想我老妈平时是那么爱说话的一个人,今天怎么这么拘束。老妈说:“我那本书的名字就叫《苦菊》。”我开玩笑地问道:“妈,你是得有多么苦大仇深呐?”她一言不发,过了一会,她就这样睡着了,第二天早起这事儿她好像就忘了。可是我却失眠了,觉得对不起妈妈那么真诚的和我对话。到目前都快半年了,她再也没有提出过。我在想我妈估计对我很失望,作为她的女儿竟然那么问她,估计是不太好意思再和我说了。顿时感觉很后悔,后机缘巧合,缠着老妈给我讲完了。

我觉得这对于我妈妈是一种心理放松的过程,不会再有那么多负担去生活了。现在看,在我爸爸妈妈那个年代,每个人的故事说出估计都得惊天动地。但是他们是孤独的,几乎没有人倾听。在公交车上,火车里,在公园中,我常会听到白白苍苍的老人,操着陕西各地的乡音,给有缘人讲自己的经历,像是急切地,强迫症似的,开闸一般泻下倾诉欲望,像是要拉住每一个新世纪时尚的年轻人:不要忘记我,我是那段你从未知晓的历史。我不要在被遗忘中死去。

记录,长大。抵住遗忘,像《唐老师》。老人的诉说,在那些并不完整的片段里,我们得以一窥神秘闪烁的历史,而历史的当事人,正在一天一天老去,连挣扎也不要,就平静地慢慢离开这个世界,再也抓不住什么。

我至今都记得,爸爸朋友得意洋洋讲给我当时他们当兵时候的故事,我爸爸眉飞色舞地告诉我爷爷的故事,我妈妈悄悄在被窝里讲述自己苦菊般人生经历……我喜欢听这样的故事,隐秘残缺的部分,才是最最迷人之处。我希望这样的故事和人生被记录,我也希望这样长大的老人被关爱和守护,能够安享晚年。尊老,我觉得最重要的就是做到像张导一样的倾听,和他们成为精神上的忘年交。

谢谢张导,《唐老师》真实地记录了一位老人平凡的生活与不平凡的故事,他的挟裹在大历史里荒诞的过去,他的无能为力的造物弄人的悲苦爱情,他的传奇家世和零落的才华,最终,都化作老人脸上那刻在皱纹里豁达平淡的笑,一生的甜蜜与忧愁,云淡风轻。每个生命个体都是独一无二的,而唐老师,就是那在尘埃里住着的千千万万普通人中的一个,却又那样的独特,这就是生命的魅力,也是影像的魅力。

长大的路上,希望可以拥有自己的灵魂伴侣,小时候的玩伴、成长中的亲朋好友、人生路上的贵人、老去时的知己等等,人生孤独何以解忧?唯吞噬孤独后与他人分享成长的灵魂。

你读过的书,写过的字,走过的路,爱过的人,经历过的事情都是在为你原本单薄苍白的灵魂注入力量,填充色彩。不同的是,有的人最后变成了艺术品,有些人却只是草稿纸。人一生,遇到爱,遇到性都不稀罕,稀罕的是遇到理解。人人都在渴望理解,渴望在心如迷津的时候等待那个人渡自己,恰恰忽略了,大家其实都在大雾弥漫中寻找着,运气这个东西太不靠谱,与其等待着不如自渡。或许等你突破了重重迷雾,到达了对岸,才能清清郎朗的看到同样已经到达对岸的人,说一句原你也在这里。有时候我们不得不相信命运的强大,有些人很幸运,恰巧牵起的手就是那个对的人;但对于大多数人说,还得需要耐心去等待去努力,在这个过程中不断的重塑。

2024《西南联大》读后感 篇6

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不得不说,看完《西南联大》这部纪录片之后,我被它的氛围感染了。

西山苍苍,东海茫茫,文人言语之间,描绘出那令人神往的年代,还有时代文人可敬可叹的风骨。所谓风骨者,置生死于度外,千金不改其志,万难不屈。国难当头,又是数千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各地爱国青年离开家乡,求学归来。

他们用先进的思想与杰出的才华,挽救水深火热中的中华民族。他们在大学中传播西方先进文化,探索知识,冲击着旧中国的思想、文化、家庭与教育,同时还组织反抗着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战争。

日本发起全面侵华战争之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为躲避战乱,三所一流大学齐聚昆明。同无妨异,异不害同,五色交辉,相得益彰,八音合奏,终和且平,在梅贻琦、蒋梦麟、张伯苓等人的带领下,三校团结到了最后。在面对外敌入侵的情况之下,我们不再是一盘散沙,在有多少困难,都要克服,最后要把它联合到底。

正是这些大师,正是这些民族脊梁,把西南联大办好,培养了一代代像杨振宁、李政道这样的,在学术上有相当成就的人才。但我们若着眼于文化的更可贵的一方面,则八年多的西南联大,始终都在雍容和睦的气氛中长成,这非特是我们教育史上的佳话,亦是我们中华民族最有光辉的事情。

这部纪录片,最终反映了西南联大为什么如此成功,同时也提现了我们作为大学生的使命。西南联大与许多优秀的前辈体现出来的艰苦奋斗、敬业勤学的精神,现在尤其值得我们学习。

所以我认为现今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学者之谓也,应有学实也。我们应该反省自身,坚定信仰,无畏无惧,忍辱负重,教书育人,著书立说,科研立国,为中华之崛起而奋力拼搏!

2024《西南联大》读后感 篇7

许佳元

观看了《西南联大》历史纪录片之后让我感触良多,现在回想起来还觉得挺惭愧的,我们现在的条件多好啊。可是还在抱怨学校这样差那样差,甚至以这些借口来逃避我们应该学的很多专业知识,我们是幸运的,我们处在和平年代,可以放心的在学校里汲取丰富多样的知识,却不懂得珍惜,还经常想尽各种办法来逃课“真是身在福中不知福”。要知道,当时联大的学生正处在水深火热的战争年代,依然是那么的渴望学习,甚至连生活都令人堪忧,但还是不能阻挡他们学习的决心。他们在校舍被摧毁后没有就此放弃学习,而是抓住了每一个学习机会。在那么艰苦的环境下依旧坚持学习,真的让人十分震撼!古有勾践卧薪尝胆、苏秦头悬梁锥刺股等故事都是发人深省的,至近代的联大学生同样在艰苦的时代,没有放弃自己的理想、抱负。他们肩负着历史的使命,忍辱负重,敢于与恶势力斗争到底。联大师资雄厚,尽管当时的生活条件十分艰苦,但他们依然坚守“刚毅坚卓”的校训,培养了不少人才,当时的就有朱自清、梅贻琦,闻一多、冯友兰等著名教授。联大也因为有这些学富五车、爱国学士的存在,联大也因此蓬荜生辉,联大的莘莘学子也在他们的教导下学到了很多知识,有所成就,例如:邹承鲁、杨振宇、华罗庚等人才均出于此。当然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因素便是学校环境。当时联大的办学理念是“适应社会,培养通才,追求真理,学术自由,民主办学,教授治校;汇聚名师,培养精英”,正确的办学理念是西南联大办学成功的必要条件,宽松的学习环境和严峻的教学要求也是西南联大办学的一大特点,西南联大实行学分制、弹性学制以及淘汰制,重视基础,强调课程要以基础为重心,这使得学校立德气氛十分浓厚。在这样的教学理念下,西南联大培养了大批人才。

怡箫

爱国是西南联大的灵魂,是学者生命力的源泉,是其精髓和核心的所在。

刚毅坚卓是它的校训,更是抗日战乱中的突出表现,敢为天下先是各位联大学者共有的高贵。西南联大,国难中诞生,苦难中坚守,是中国教育文化史上永远的辉煌,它是中国历史上最好的大学之一。在战火纷飞的时代,西南联大培养出很多学术上的巨人,两弹一星获得者,国家最高科技奖科学家,更有杨振宁,李政道两位诺贝尔奖获得者。

在民族存亡的紧要关头,联大师生置任何困难困苦于不顾,教师为国振兴而教,学生为抗日建国而学。“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刚毅坚卓”的联大精神支撑着他们,在强敌深入,风雨如晦的日子里激情不减。

无问西东,世间再无西南联大,那是一个时代独有的灵魂。

李敬

刚毅坚卓是西南联大的精神。“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西南联大人才辈出,例如朱自清先生,杨振宁教授等等,他们都生活简朴,住着简陋的楼房,吃着简单的食物,虽然物质生活清贫困苦,但是他们学识渊博,饱含对国家的热忱之情,为国家贡献自己的努力。

国家动荡不安,北大,清华,南开三所大学纷纷与日寇做着各种斗争,因而遭到报复,学校被炸,学生被抓,教授入狱。尽管日本人残酷无情,但作为中国人,上至校长,下至学生,每个学校没有一个人屈服。在战乱纷飞的年代,怀揣着甘为天下先的远大抱负,努力学习,奋发图强,丝毫不惧侵略者的杀戮,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中国人,刚毅坚卓的西南联大人!

白颜

“西南联大”,是中国历史上群星闪耀的一处所在,也是中国人的血性与风骨展现得最淋漓尽致的时期。

自由的学术风气,严谨的教学态度,众多世界顶尖的学术泰斗,以及一群认真求学的学生,一同构成了那绚烂明媚的八年。这是最震撼,也最令我泪目的地方。山河破碎、烽火硝烟的年代,这群读书人不畏枪林弹雨,不惧条件艰苦,凭着一身风骨,守护国家文脉。是他们,书写了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担当着民族脊梁,西南联大是中国教育史上的珠穆朗玛峰!

“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一个大学之所以为大学,在于有没有好教授),它是一个传说,更是一个独一无二的奇迹。纵然岁月匆匆,历史不断在时光中揭开了一页又一页,它也会一直为无数人所深深铭记,持续绽放着璀璨光芒。

心神往之的一段历史,务实又浪漫,艰苦而又活泼,大师星布,浩篇充栋,可是联想到他们在浩劫中四散,命运不一,心里不免震撼,再联想如今大学的氛围和状态,我们应该自省和反思,在最和平的年代,却浪费了最好的资源。

赵彦淇

今天晚上我们观看央视纪录片《西南联大》。我在观看该纪录片的过程中获得的最深刻的体会是好大学最有价值的东西是大学文化和教授们的治学精神。大学不一定要有大楼,但必须要有大师。只有大师才能培养出像杨振宁、李政道、许渊冲这样的杰出人才。它以讲故事的形式宣扬一种大学精神。该片最吸引我的地方是纪录片中所讲述的那些名师的故事。在那战乱年代,哲学家金岳霖先生即使听到日本飞机将要进行轰炸的警报声也待在楼里不跑,仍旧坚持写书。一个学者为了学术连命都不要了。这是一种什么精神?这样的学者能不成功吗?!他培养的学生能不受他影响吗?他的《知识论》和《论道》能不成为名著吗?这种精神值得我们去学习!

17自动化——徐锴

看了西南联大的回忆录之后,才了解到西南联大成立正值争战年代,有一半的日子天天躲避日寇飞机的轰炸,物价飞涨。师生在半饥半饱的状态下,在那样艰苦的岁月里,却为中华民族培育了一大批人才,许多是蜚声中外的第一流的科学家。如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振林、李振道;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黄昆、刘东生、叶笃正、吴征镒。今天的我们早已不用在那破不成形的屋子里上课,不用再忍饥挨饿。而有多少人又学会了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幸福呢?

西南联大存在的时代虽然离我们已经久远,那些人、那些事、那些欢声与泪水均以化作尘埃随风飘散,但西南联大那些灿若繁星的教授却始终留在我们的记忆中,他们对学生体贴入微、循循善诱的教学方式,他们所倡导的自由思想和独立精神,将永远镌刻在中国的教育史上,散发出奇目的光芒。

现在的我们,作为民大的一员,我们有责任、有义务去传承和发扬这种刚毅坚卓、学高身正的校训,努力让你自己成为一名合格的民大人。

当我们在七十多年以后纪念一个已经不存在的大学,所有人的感觉还是立足于当代。我们惊讶,我们感叹,一个物质之匮乏与精神之伟大形成鲜明对比的大学,一个在战火中诞生却见证了中国知识分子的韧性的大学,它让我们仰望。

念爱萍

黑格尔曾说:一个民族,有一群仰望星空的人,才会有希望。大学,是人们心中的象牙塔,知识和文化在这里汇聚,理想主义在这里栖身,这里是人类精神和文明的摇篮。看了西南联大的回忆录之后,才了解到西南联大成立正值争战年代,有一半的日子在躲避日寇飞机的轰炸。西南联大的学生没有现在宽敞,明亮的教室,没有现在舒适的宿舍,也没有现在干净宽阔的食堂。所有的所有,都不如现在的学生。

看完本片,我有的只是感慨。感慨如今生活在优越环境下的大学生是怎么了?是因为我们已不需要奋斗了吗?我想现在我们缺的是激情。在当时那个激情燃烧的年代,西南联大的学生们都满腔爱国热情,他们有强大的精神支柱因此他们能坚忍不拔,他们能用汗水换来可喜的成绩。

作为新时代的青年人,我们不仅需要持续不断地学习西南联大的优良传统,而且需要知行合一,广开新时代之新风气,敢于直言,勇于创造,自强不息,为国家、为社会奉献自己的力量。

在云南民族大学这个梦想开花的地方,让我们的梦想成功远航。

2024《西南联大》读后感 篇8

参观了西南联大的校址后,我感触良多。现在我觉得很遗憾。我们现在的情况多好啊。可是还在抱怨学校这样差那样差,甚至以这些借口来逃避我们应该学的很多专业知识,我们是幸运的,我们处在和平年代,可以放心的在学校里汲取丰富多样的知识,却不懂得珍惜,还经常想尽各种办法来逃课“真是身在福中不知福”。要知道,当时联大的学生正处在水深火热的战争年代,依然是那么的渴望学习,甚至连生活都有点令人堪忧,但还是不能阻挡他们学习的决心。

校舍被毁后,他们没有放弃学业。相反,他们抓住了每一个学习机会。在这样艰苦的环境下,我仍然坚持学习,这真是令人震惊!古有勾践卧薪尝胆、苏秦头悬梁锥刺股等故事都是发人深省的,至近代的联大学生同样在艰苦的时代,没有放弃自己的理想、抱负。

他们肩负着历史使命,忍辱负重,敢于与**势力斗争到底。联大师资雄厚,尽管当时的生活条件十分艰苦,但他们依然坚守“刚毅坚卓”的校训,培养了不少人才,当时的就有朱自清、梅贻琦,闻一多、冯友兰等著名教授。联大也因为有这些学富五车、爱国学士的存在,联大也因此蓬荜生辉,联大的莘莘学子也在他们的教导下学到了很多知识,有所成就,例如:

邹承鲁、杨振宇、华罗庚等人才均出于此。当然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因素便是学校环境。当时联大的办学理念是:

“适应社会,培养通才;追求真理,学术自由;

民主办学,教授治校;汇聚名师,培养精英”,正确的办学理念是西南联大办学成功的必要条件,宽松的学习环境和严峻的教学要求也是西南联大办学的一大特点;西南联大实行学分制、弹性学制以及淘汰制,重视基础,强盗课程要以基础为重心,这使得学校立德气氛十分浓厚。在这样的教学理念下,西南联大培养了大批人才。

然而在看看当下的我们,上大学越来越颓废,当初的理想、抱负都抛之脑后,整天沉迷于游戏中无法自拔,早上睡到日晒三竿,无精打采、萎靡不振,明明每天都没干什么,却觉得很累,身体越来越弱!每天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有时候我经常会这么问自己:“我们这是怎么了?

”我们的确该反省反省,但我认为中国的教育制度也有不足之处,应试教育残害了多少人才,学生为了考试而读书,教师为了考试而猛灌知识,慢慢的导致很多学生讨厌读书,自己的兴趣爱好也被不断地消减至无。国民素质直线下滑,就在今天,在西南联大旧址里便有一个女生看到那里有架船,毫不犹豫的跳进去叫他的男朋友帮她拍照。西南联大里的一切物品我认为都是十分珍贵稀少的,我们作为观观者应该做的是小心保护,而不是把它们当做拍摄背景!

因此,我认为为了更好地保护西南联大旧址的文物,我们**应该把它和国家博物馆合并起来保护它!

2024《西南联大》读后感 篇9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和南开大学先迁至湖南长沙,1938年又西迁昆明,改称“国立西南联合大学”。

当年,这三大所大学的优秀教师和莘莘学子用可歌可泣的爱国奋斗事迹感动了我们很久很久……

曾经在战火硝烟中,他们书写了一个个艰苦奋斗的故事;曾经在山河破烂下,他们发扬吃苦耐劳的精神。他们是一群代表了国家最出色的学术水平和最优秀的人格魅力的大师级人物——无论是老师还是学生。他们都代表了一个时代的最高境界。为此,我敬仰他们——那些乐观进取的学生

汪曾琪说过,联大很大部分学生都是呆在茶馆里看书自习,他们在那里“养其浩然之气”,能够保持绿意葱茏的幽默感,用来对付恶浊和穷困。

联大的校舍出奇的简陋,条件艰苦得惊人。教室是土墙,屋顶仅盖一层铁皮。下雨的时候,雨点打在铁皮顶上,叮叮当当地响,教授讲课要提高嗓门,大声喊叫才能压得过雨声和风声。

一次,经济系教授陈岱孙上课,因下雨,学生根本听不到教师讲课。无奈,陈教授便在黑板上写了“下课赏雨”。然而正是在这样的恶劣环境下,学校培养出了邓嫁先、杨振宁、朱光亚等享誉世界的名人。

从西南联大的勉词“西山沧沧,滇水茫茫,这已不是渤海太行,这已不是衡岳潇湘。同学们,莫忘记失掉的家乡,莫辜负伟大的时代,莫耽误宝贵的辰光。赶紧学习,赶紧准备,抗战、建国,都要我们担当!同学们,要利用宝贵的时光,要创造伟大的时代,要恢复失掉的家乡”中,我已深刻感受到当年学子们刚毅坚卓、报效祖国的高尚品格。

相比之下,我们现在大学的条件比那时候好多了,然而我们不仅没有像他们那样刻苦学习,而且时常为生活锁碎和小困难烦恼。

正如美国总统尼克松所说,“青年人不要总是想着社会能为你提供些什么,要想想自己能为社会做些什么贡献。”看完西南联大启示录之后,我也想说:“我们不要总是想着学校能为我们提供些什么,要反思我们能为咱们可爱的校园——广技师做些什么。”希望我们在踏进这所大学时,以能进来这所学校感到自豪,将来离开这所大学时,能让学校以我们为豪。

今天我们纪念联大,不只是为了缅怀多年前有这样一群中国的骄傲用他们孱弱的肩膀做出了这样的伟业,传承了我们民族赖以长存的精神和文化,更重要的是思考如何让今天的中国可以出现像联大这样有生气、有信仰的学校,实际上也只有这样的学校,才可能带给国家希望和未来,让中华民族在世界上扬眉吐气,屹立不倒!

诚然,西南联大已经消失在历史的长河里,但西南联大的精神将永记史册,它所释放出的力量将永远鼓舞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奋斗、奋斗!观后感》

2024《西南联大》读后感 篇10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和南开大学先迁至湖南长沙,1938年又西迁昆明,改称“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当年,这三大所大学的优秀教师和莘莘学子用可歌可泣的爱国奋斗事迹感动了我们很久很久??曾经在战火硝烟中,他们书写了一个个艰苦奋斗的故事;曾经在山河破烂下,他们发扬吃苦耐劳的精神。

他们是一群代表了国家最出色的学术水平和最优秀的人格魅力的大师级人物——无论是老师还是学生。他们都代表了一个时代的最高境界。为此,我敬仰他们——那些乐观进取的学生汪曾琪说过,联大很大部分学生都是呆在茶馆里看书自习,他们在那里“养其浩然之气”,能够保持绿意葱茏的幽默感,用来对付恶浊和穷困。联大的校舍出奇的简陋,条件艰苦得惊人。教室是土墙,屋顶仅盖一层铁皮。下雨的时候,雨点打在铁皮顶上,叮叮当当地响,教授讲课要提高嗓门,大声喊叫才能压得过雨声和风声。一次,经济系教授陈岱孙上课,因下雨,学生根本听不到教师讲课。无奈,陈教授便在黑板上写了“下课赏雨”。然而正是在这样的恶劣环境下,学校培养出了邓嫁先、杨振宁、朱光亚等享誉世界的名人。从西南联大的勉词“西山沧沧,滇水茫茫,这已不是渤海太行,这已不是衡岳潇湘。

同学们,莫忘记失掉的家乡,莫辜负伟大的时代,莫耽误宝贵的辰光。赶紧学习,赶紧准备,抗战、建国,都要我们担当!同学们,要利用宝贵的时光,要创造伟大的时代,要恢复失掉的家乡”中,我已深刻感受到当年学子们刚毅坚卓、报效祖国的高尚品格。相比之下,我们现在大学的条件比那时候好多了,然而我们不仅没有像他们那样刻苦学习,而且时常为生活锁碎和小困难烦恼。正如美国总统尼克松所说,“青年人不要总是想着社会能为你提供些什么,要想想自己能为社会做些什么贡献。”看完西南联大启示录之后,我也想说:“我们不要总是想着学校能为我们提供些什么,要反思我们能为咱们可爱的校园——广技师做些什么。”

希望我们在踏进这所大学时,以能进来这所学校感到自豪,将来离开这所大学时,能让学校以我们为豪。zw852.COm

2024《西南联大》读后感 篇11

随着北大、清华的占领和南开的毁灭,我国高等教育已步入生死存亡的境地。幸运的是,在卢沟桥事件发生两年前,保护这三所学校的机制开始发挥作用。考虑到华北地区的未来形势,清华大学准备于1935年在长沙设立两个研究所。

同年,清华理工大学开始向南包装运输相关设备。当时,湖南省教育厅厅长朱经农承诺,如果有大学搬到湖南,他会全力支持。就这样,长沙被选为应急地点,成立了一所临时大学。

1937年9月10日,教育部下令在长沙设立两所临时大学,一所是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和**研究所,另一所是西安。

最终到达长沙临大学生共有1452人。除数十名大一新生外,其余均为大二及以上。临大有148名教师。其中,清华大学73人,北京大学55人,南开20人。

实际领导工作落在清华校长梅贻琦身上。三所大学的教学单位组成四所学院和十七个系。北京大学冯友兰为文学院院长,南开陈序经为法学院院长,清华吴有训为理学院院长。

理工学院是清华大学独有的学院,院长是施嘉炀。

1937年底,长沙经常遭到日军轰炸,形势十分不安全。教育工作者寻求一个安全的居住地,政治领导人把教师和学生视为国家未来的希望。学生们不想搬家。他们不想被称为叛徒和懦夫。陈诚动员他们。他告诉学生,中国有成千上万的士兵,但他们大多缺乏知识。你是国家的最后希望和国宝。

倘若国之大器都化作炮灰,那么将来的形势肯定会非常严峻。这一番话打消了学生心中的疑虑。临大请求把学校迁往昆明。

两条通往新学校的路线:一条是经过广东和香港的火车,然后是坐船到haiphong,然后是从河内到昆明的火车,另一条是步行3500公里,穿过湘西、贵州和滇东到昆明。最终,244名男孩被选入巡演,他们拒绝了更激进的选择。

这些坚定的积极分子大多到延安参加共产党、参加国民党军队或留在长沙动员群众。教师共有十一人,其中有著名诗人闻一多;著名化学家曾昭抡,地质学家袁复礼等一同徒步前往。起初,很多人穿皮鞋,但很快就破产了,不得不穿草鞋。

在路上一分钱可以买到三双草鞋。起初,他们赤脚穿草鞋,但很快学会穿长袜,以保护脚趾不受草绳摩擦的伤害。在路上,学生们吃了很多苦,但也收获了很多。

他们搜集乡帮文献,到四海扬名之地做现场调查,举凡风土人情、教育状况、行政沿革及奇闻轶事,统统包括在内。社会学系的学生调查了农村的情况,初出茅庐的政治学者采访了县领导。年轻的经济学家根据当地的生产和生活条件汇编材料。有人收集民谣,行军结束时采集了两千多首民歌。

植物学家收集当地植物标本。地质学学生深入田野调查。那里有丰富的化石、岩层和矿藏。

这次长征对联大精神的塑造至关重要。这是一次艰苦卓绝的长途跋涉。历经八年艰难困苦,长征成为中国学术界齐心协力的缩影,成为中国高等教育和文化不断发展的标志。

联大的许多精神,特别是学术独立、大学独立,科学与民主的精神,兼容并包与学术自由的精神,艰苦奋斗的精神,敬业勤学的精神,为共同事业团结合作的精神,现在尤为值得我们学习。

西南联大的教授们敢于抵制和拒绝**的指示。那时西南联大从校长到众多教授,对上面的各种指令,也有惹不起的时候,但除了抵制外,多数情况下是应付了事。1944年春,联大被迫举行总理纪念周,但有政策和对策。

大会安排上午11:30举行追悼会,这是学生们的午餐时间。会场上人不多,学校领导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 2024《君主论》读后感通用8篇
    我们已经帮您收集了一些与“2024《君主论》读后感”有关的相关知识,如果你觉得这篇文章有帮助不妨把它分享给需要的人让他们受益。学无止境对任何人来说都适用,一个人重新阅读作者写的作品后,不免产生了新的见解。 作为一名读者,撰写读后感可以促进自我成长和知识水平提升。...
  • 2024《铸剑》读后感通用10篇
    读作者写的作品便是给了我们一个攀登的台阶。读后感是在读懂全文的基础上,选择自己感受最深的一两点做“感点”,围绕“感点”来总结心得体会,关于“2024《铸剑》读后感”杂文852有一些经验值得分享,希望我的故事能够给您带来一些思考与启示!...
  • 2024《相信未来》读后感(6篇)
    阅读一切好书如同和过去最杰出的人谈话,作品里面有丰富的故事情节和深刻的意义,让人读后感到万分舒畅。这时就有必须要写读后感了,你想好怎么写读后感了吗?杂文852为了成为最好的自己不断努力整理出了今天的“2024《相信未来》读后感”,希望这些资料可以帮助你祝一切顺利!...
  • 2024读者的读后感个人收获(4篇)
    杂文852编辑为了成为最好的自己不断努力整理出了今天的“2024读者的读后感个人收获”,放假的时候拜读了作品,心里产生了许多不一样的感触。 通过写读后感,我们可以把握作品所表达的情感和思想,如果你觉得这个网站值得你长期关注请动手收藏它!...
  • 2024《如果国宝会说话》读后感
    相信不少人阅读了作者的作品之后,都能从中收获不少。要想使读后感具有真切,感染力就必须要联合实际,为了让您更加了解“2024《如果国宝会说话》读后感”杂文852编辑为您撰写了一篇详尽的文章,希望我的分享能够在您的生活或工作中提供一些启示和支持!...
  • 2024《新教育》读后感集锦5篇
    对于“2024《新教育》读后感”的知识点杂文852为您推荐了这篇文章供大家参考,分享能够让你的朋友们更好的了解你也可以增加你之间的联系。书是世界宝贵的财富,是国家和历史的优秀遗产,作品就是一部让人印象深刻的作品,是著名作者的作品。 阅读是人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写读后感是加强阅读体验的重要步骤。...

《西南联大》读后感推荐

  • 最新《毛泽东选集》读后感(系列12篇)

    2024年02月02日

  • 木屋下的守护者读后感(10篇)

    2024年01月26日

  • 李镇西《给教师的建议》读后感3篇

    2024年01月25日

  • 豌豆上的公主读后感怎么写(7篇)

    2024年01月15日

  • 蒋勋说宋词读后感精选

    2024年01月0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