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文852 >地图 >读后感 >

郑和下西洋的读后感

郑和下西洋的读后感

杂文852
阅读 846

相关推荐

郑和下西洋的读后感精选6篇。

栏目小编向大家提供了“郑和下西洋的读后感”。书是灯,读书照亮了前面的路;书是桥,读书接通了彼此的岸,在读完作品后,心中常常有所幻想。这时我们可以将作品中触动情绪的地方写成一篇读后感。请将这篇文章收藏起来并向您的朋友们分享它感谢您的支持!

郑和下西洋的读后感 篇1

前不久我们学了《郑和下西洋》这一篇课文,文章讲的是:明朝时期的三保太监郑和下西洋的故事。因为他知识渊博,懂兵法,有谋略,英勇善战,具有军事指挥才能。而且他刻苦勤奋,精通航海造船,具有卓越的外交才能,所以深得皇上的赏识。被明朝皇帝派遣出使西洋。郑和率领船队第一次下西洋的时候,船队里有62艘大船足有几十层楼房那么高,仿佛是62座水上的小岛,十分的宏伟壮观,船上的仪器都是当时最先进的。古代中国是当时世界上科技最发达的国家之一,这是我国古代勤劳人民的智慧结晶。郑和第一次出使西洋比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还要早87年,他是中华民族的骄傲。

郑和每到一个国家都会把国书递交给国王,那是代表明朝皇帝想和各国友好交往。船队里还带了许多我国的土特产品,有:丝绸、茶叶、瓷器……用它们去换取外国的香料、珊瑚等。郑和的出使增进了中国和亚非各国人民之间的互相了解,促进了我国与亚非许多国家的经济交流和有好往来。

在航行途中他们也遇到了许多困难和危险。在波涛汹涌的大海上,风浪就像脱缰的野马,仿佛要把船只撞翻;凶恶的海盗也在虎视眈眈地盯着船队,一心要把船上的宝物全部抢光。可是有勇有谋、机智聪明的郑和总是镇定自若,指挥船队奋勇向前,一次次化险为夷。他那百折不饶、不畏艰难险阻的伟大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郑和是航海事业上的一颗明珠。也是航事业上的一块里程碑,郑和更是一位懂得如何“阅读海洋的人”。

郑和下西洋的读后感 篇2

郑和是中国历史上伟大的航海家,世界文明交流的先行者,世界知名的航海家。他的名声已经传遍了全世界。

他以博大的气概和伟大的英勇精神,带领明朝庞大的船队,载着中国人民的友谊,历经千辛万苦七次出使西洋,共用了整整28年时间,经30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曾经到达过非洲的红海一带,是世界古代航海史上人数最多、行动范围最广的远洋航行活动。他沿途一路把我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美德、先进的农业科学技术和文明礼貌带到了落后的东南亚地区和非洲地区,它的影响深远,使明朝与海外各国广泛建交,发展了多种形式的海外**,是中国外交史上历史性的突破,那里至今还保留着我们中华民族的印记,这也是世界上唯一一次没有侵略的远航,这可比哥伦布的远航强多了。

郑和,海之骄子,在海中奋斗,在海中成功,最后在海中死去。他是我们伟大祖国的骄傲,是中华民族的骄傲,是后代的学习者。每当我们面对着浩瀚的大海,每当我们发出深切的呼唤时,总能想起郑和那载着文明的金碧辉煌的大船,浩浩荡荡地行驶在大海上的壮观景象,他的一切丰功伟绩流传千古、他的百折不饶、不畏艰难险阻的伟大精神,永远激励着世人。

“海强则国强,海静则国宁。”郑和让一个和平、强大、雍容大度的礼仪之邦—中国从海洋中崛起。也正是在郑和开拓精神的指引下,越来越多的人投身航海事业。他多伟大啊!

我们作为新时代的少先队员,是祖国的花朵,祖国的未来,应该向郑和学习,以他为榜样,学***怕困难、勇往直前的大无畏精神,勤奋努力,刻苦学习,掌握更多的、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做时代的先锋人。

我也梦想将来成为一名友好的使者,把友谊、和平和文明传播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

郑和下西洋的读后感 篇3

《郑和下西洋》电影观后感精选范文5篇2019小学作文(一)

我看完了电视剧《郑和下西洋》后,我有深刻的感受。

这部电视剧讲的是发生在明朝的故事。永乐皇帝派郑和率领船队出使海外诸国。一路上,他们遇到了无数的困难,包括可怕的风暴、海盗的袭击和叛徒的背叛。

郑和百折不挠、勇往直前、足智多谋,忍辱负重,带领舰队圆满完成了西部大任务。

我深深地被这部电视剧打动了。我为我们中华民族有郑和这样的英雄而自豪。他赤胆忠心,无论走到海角天涯也不忘自己的祖国;他坚韧顽强,历尽磨难也不放弃自己的理想;他宽厚善良,善于团结周围的人;他谦虚谨慎,功成名就也从不骄傲;他沉稳细致,办事深思熟虑,有条不紊,成功地战胜了每一次挑战。

郑和这个名字现在依然在大家口中传诵,他给中国带来的巨大的贡献。我们要向郑和学习,以他为榜样,学习他不怕困难、勇往直前的无畏精神。

《郑和下西洋》电影观后感精选范文5篇2019小学作文(二)

星期三晚上,我看了动画片《郑和下西洋》。

郑和是明朝的将军。他率领舰队驶向大西洋,途中遇到许多困难。

老乌贼村子里的人都会潜水。他有三个儿子,第一个和第二个被杀。只有最小的一只受伤了,回到了老乌贼身边。郑和知道后,让吴将军把老鱿鱼牵走,把三儿子带到暖水桶里治好。

老乌贼知道后,坐船到郑和的船上,马上叫起来:“你住手!”吴将军一把把老乌贼抓住。

三儿子说:“爸爸,你误会郑大人了,我的伤已经好多了。”听了三儿子的话,老乌贼说:

“郑大人,我该怎么感谢你呢!”郑大人说:“如果你能把维多利王子的戒指从海里找回来,就好了。

”过了一天,老乌贼发现了鲨鱼的牙齿里有一枚戒指,他就把戒指勇敢的抢了回来。

我想:“郑大人真是一个乐于助人的好人,我们要向他学习。”

《郑和下西洋》电影观后感精选范文5篇2019小学作文(三)

电视剧的~他是个被阉割的男人,他有个不被尊重的称谓,太监。他曾经姓马,叫马和,如今叫郑和,人称三宝太监。他站在甲板上,迎着海风,胸怀坦荡,率领着当时蓝色星球上最大、最先进的舰队,驶向南海。

从永乐三年(1405年)到宣德八年(1433年)他曾经先后七次率领大明船队扬帆出海,南下西洋。

他访问了越南、印度以及阿拉伯半岛和东非海洋的数十个国家和地区。据说他和他的舰队可能去过澳大利亚。就是这个男人,在另外一个雄心勃勃的男人的强力支持下,创造了中华民族最为辉煌的一段航海史,郑和也因此成为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航海家,也是西方公认的“世界十大航海家”中惟一的中国人。

《郑和下西洋》电影观后感精选范文5篇2019小学作文(四)

我是个电视迷。我一打开电视就停不下来。这不《郑和下西洋》的电视剧又开始了,我便坐在电视机前津津有味地看起来。

郑和是世界上第一位航海家。哥伦布和麦哲伦航行得比他晚得多。早在600年前,郑和就率领一支庞大的船队,在明朝皇帝朱棣的命令下,开始了他的第一次西进探险之旅。在接下来的28年里,他带着丝绸、茶叶、瓷器等物品与邻国进行交流。他出去七次,回来七次,把爱传给朋友。

这给中国带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有一次,郑和的船队到了锡兰岛准备交换礼品,没想到岛上的人心存不轨,想独吞郑和船上的所有宝物,几个出使的大臣来到岛上,结果被锡兰岛上的人杀了,船上的士兵知道消息个,个个义愤填膺,声称“要血洗锡兰岛,为自己的兄弟们报仇。郑和发话了:

“......如果我们去攻击锡兰岛的话,不仅没完成皇帝交给我们的任务,还会两败俱伤,这对两国都没有好处,如果他们执意要抢我们宝物的话,我们就离他们而去......”郑和顾全大局以智慧和宽容,正义与威力,来化解两国之间的危机。

看到这里,我能不被郑和的智慧和思想所说服吗?

但在现实生活中,有多少人缺乏郑和的胸怀和勇气。有人为鸡毛蒜皮的事大动干戈,有人为了满足个人利益竟然不顾国家利益......人啊,不能因为一件小事而十分冲动,有时候应该忍让一下,忍并不是弱者的表现,而是智者的壮举。

曾经有这样一件事:有两个卖鸡肉的摊贩,因为卖出的**不同,卖价高的摊主竟然用到刺伤了卖价低的摊主,结果是一个进牢房,一个进病房。咳,要是他们能顾全大局,不冲动该有多好。

郑和下西洋的读后感 篇4

读后感——《伟大的航海家郑和》

读了《伟大的航海家郑和》之后,我被这位世界航海的奠基人、世界文明交流的先行者的丰功伟绩所震撼。同时,我深深体会到郑和的聪明才智和勇敢,机智和冷静。在危险面前他永远是最勇敢,最镇静。

在困难面前他它永远是最聪明,最机智。他在海上总是威风凛凛,真是令人钦佩!我一口气读完这本关于郑和航海经历的书,不禁佩服他。

如果不是他,我想我们与东南亚国家、印度洋沿岸国家和非洲国家的友谊不会那么深厚。在海上,郑和也有着一系列的功绩。当时,郑和前往旧港时遇到了海盗的袭击,但英明的郑和不仅没让自己的船员受伤,还消灭了海盗五千多人,烧毁贼船十多艘,连海盗的窝也被官兵捣毁,使“丝瓷之路”的安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之后,三下西洋时郑和又将锡兰山凶暴贪婪的国王亚烈苦奈儿智擒,使锡兰山问题和平解决,使海上“丝瓷之路”完全畅通。然而,说到小时候的郑和,我不得不为他叹息。洪武十四年,明朝皇帝朱元璋发动统一云南的战争。在这场残酷的战争中,郑和家族遭受了灭顶之灾。

他39岁的父亲死于战争,而小郑和则被明军俘虏并阉割。小郑和那年才11岁!生龙活虎的小郑和一下失去了生活的方向。但他并没有气馁,相反,他抓住了人生的道路,成为了燕王的内仆。

多么伟大的人啊!因为他我们成了海洋强国!真的,正如书中所说:

“海强则国强,海静则国宁,让一个和平、强大、宽容大度的礼仪之帮、崛起的中国从海洋中走来。”也正是在郑和不屈不挠的开拓进取精神指引下,有越来越多的人投入到了航海事业中,他的事迹将不断激励着我们,增添我们战胜一切困难的勇气和决心。

郑和下西洋读后感

郑和下西洋这个星期,我读了《郑和下西洋》这本书。他讲述了14xx年7月11日中午,35岁的郑和率领庞大的船队远航,访问了30多个国家和地区,加深了中国与东南亚、东非的友好关系。他一共远航了有7次之多,而这段旅行和探险,被人们称之为“三保太监下西洋”。

郑和,原名马和,出生于中国云南省昆阳县。父亲给郑和讲了他横渡西洋、出访西方、到麦加朝圣的故事。每当郑和听完故事,都会在心里激动地说:

“我长大后也要去西洋,去麦加朝觐!”虽然他嘴里不告诉任何人,但自己却在悄悄地做着准备:学***、造船、航海知识…… 在郑和35岁的时候,终于有了这个机会。

他立即派出沙船、马船、粮船、水船和小船。他还带来了许多珍贵的中国物品,如瓷器、丝绸、漆器、青铜、玉器等。中午时分,郑和率领的27800多人、200多艘船,从江苏太仓刘家港出发,开始了世界上前所未有的七次西征。这途中,给郑和沿海各国带去了友谊、特产和先进技术,还帮助明成祖朱棣扩大了**市场,恢复和发展了同许多国家的关系,稳定了沿海一带的局势,中国的国际威望进一步的得到了提高。

读了这本书,在我的脑海中,仿佛出现了宝船队在辽阔的大海上行驶的情景;在我的耳中,仿佛响起了巨浪无休止的轰鸣……我也想坐船去西洋,一览沿海国家的风景、特产,了解当地习俗。我想向郑和学习。我从小就有远大的理想和抱负。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和抱负,我必须努力学习,最终实现我的梦想! 南昌路小学四班姚欣怡

郑和,本姓马,小名三保,回族,云南昆阳人。明初入宫当太监,因在燕王朱棣争夺皇位的战争中立过军功,赐姓郑。 1405年率水手、官兵万人,乘“宝部”63艘,通使“西洋”,两年后返回。

以后又6次下“西洋”,至1433年,总共28年间,经过30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曾到达非洲东岸、红海和麦加,促进了中国与亚非国家的经济文化交流。 公元1435年6月29日郑和与世长辞。

翻开一本本心爱的邮册,我总仿佛进入了一个琳琅满目的世界,映入眼帘的,满是花花绿绿、各式各样精致的邮票。其中最令我心动的,是一套郑和下西洋600周年的纪念邮票,它色彩斑斓,画面上,一派气势非凡的景象:百舸争流,千帆齐发,浩浩荡荡。

右上方是一幅标着航线、金黄色的地图,左上方是一个戴着官帽身着官服,手中拿着一卷书,目光十分长远的人物。他就是郑和,中国古代著名的航海家!看到这一点,我不禁想到,据我父亲说,郑和的西行比西方哥伦布早了80年,这充分说明当时中国的科技、经济、文化、军事都比西方好得多。

六百年前,泉州,东南沿海一个美丽的海滨城市,郑和就是从这里跨海远航下西洋的。早在宋元时期,泉州是个十分繁华的古城,是东南沿海国际**的中心,是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那时的泉州港被誉为东方第一大港,与埃及的亚历山大港并称世界第一大港,其繁华富饶可想而知。然而,打开历史丛书,我难过地得知:

明朝的衰落、清朝的腐败和**的黑暗,使曾经被称为东方之狮的中国成为一个弱小而脆弱的国家。泉州,整整五百多年不再现往昔的辉煌。原来热闹非凡的**市场已无人问津,本是喧闹无比的海港只有几只小木船在游荡,昔日盛开的刺桐花黯然凋落……二十多年前,改革开放的号角,唤醒了沉睡五百多年的泉州古城,从那天起,现代化的高楼大厦一栋栋接踵而至,在泉州大地冲天而起。

一座座跨江跨海大桥横空出世,高速公路四通八达,机场港口毫不逊色,工业区、开发区、石油化基地、高科技园区等许多一流的经济开发区如雨后春笋,各行各业风起云涌、兴旺发达。泉州铁观音的茶香飘向五湖四海,芦柑的甜美滋润让外国人赞不绝口,秀美娇艳的花卉走出国门,龙眼的甜蜜沁心让世人乐不思蜀,精美绝伦的陶瓷享誉中外,纺织服装业名扬四海,制鞋业名气之大无人不晓……泉州港热闹非凡,沿海大道风光无限,孤独的小舟已渐变为一艘艘万吨巨轮,它们满载着五花八门的货物乘风破浪驶向往日郑和走过的航道,泉州港又是一派“涨海声中万国商”。作为历史文化名城的泉州,今年来又相继荣膺“最佳魅力城市”“国际花园城市”等称号,那些有着上千年历史的名胜古迹和新开拓的景点,每天敞开双臂热情地迎接着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

昔日的泉州,曾令世人刮目相看。今日的泉州,辉煌远胜六百年前。七下西洋的郑和,如果泉下有知,难道不为历经坎坷的今日泉州,感到惊叹和欣慰?!

有勤劳勇敢的父辈,有志向高远的我们,我相信,我的集邮册里,除了《泉州开元寺镇国塔》《木偶》《古代帆船》《郑成功收复台湾340周年》等邮票外,还会有越来越多关于展示泉州辉煌的精美邮票!xx-10-16

读后感——《伟大的航海家郑和》

读了《伟大的航海家郑和》之后,我被这位世界航海的奠基人、世界文明交流的先行者的丰功伟绩所震撼。同时,我深深体会到郑和的聪明才智和勇敢,机智和冷静。在危险面前他永远是最勇敢,最镇静。

在困难面前他它永远是最聪明,最机智。他在海上总是威风凛凛,真是令人钦佩!我一口气读完这本关于郑和航海经历的书,不禁佩服他。

如果不是他,我想我们与东南亚国家、印度洋沿岸国家和非洲国家的友谊不会那么深厚。在海上,郑和也有着一系列的功绩。当时,郑和前往旧港时遇到了海盗的袭击,但英明的郑和不仅没让自己的船员受伤,还消灭了海盗五千多人,烧毁贼船十多艘,连海盗的窝也被官兵捣毁,使“丝瓷之路”的安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之后,三下西洋时郑和又将锡兰山凶暴贪婪的国王亚烈苦奈儿智擒,使锡兰山问题和平解决,使海上“丝瓷之路”完全畅通。然而,说到小时候的郑和,我不得不为他叹息。洪武十四年,明朝皇帝朱元璋发动统一云南的战争。在这场残酷的战争中,郑和家族遭受了灭顶之灾。

他39岁的父亲死于战争,而小郑和则被明军俘虏并阉割。小郑和那年才11岁!生龙活虎的小郑和一下失去了生活的方向。但他并没有气馁,相反,他抓住了人生的道路,成为了燕王的内仆。

多么伟大的人啊!因为他我们成了海洋强国!真的,正如书中所说:

“海强则国强,海静则国宁,让一个和平、强大、宽容大度的礼仪之帮、崛起的中国从海洋中走来。”也正是在郑和不屈不挠的开拓进取精神指引下,有越来越多的人投入到了航海事业中,他的事迹将不断激励着我们,增添我们战胜一切困难的勇气和决心。

《郑和下西洋》读后感

郑和是中国历史上伟大的航海家,世界文明交流的先行者,世界知名的航海家。他的名声已经传遍了全世界。他以博大的气概和伟大的英勇精神,带领明朝庞大的船队,载着中国人民的友谊,历经千辛万苦七次出使西洋,共用了整整28年时间,经30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曾经到达过非洲的红海一带,是世界古代航海史上人数最多、行动范围最广的远洋航行活动。他沿途一路把我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美德、先进的农业科学技术和文明礼貌带到了落后的东南亚地区和非洲地区,它的影响深远,使明朝与海外各国广泛建交,发展了多种形式的海外**,是中国外交史上历史性的突破,那里至今还保留着我们中华民族的印记,这也是世界上唯一一次没有侵略的远航,这可比哥伦布的远航强多了。

郑和,海之骄子,在海中奋斗,在海中成功,最后在海中死去。他是我们伟大祖国的骄傲,是中华民族的骄傲,是后代的学习者。每当我们面对着浩瀚的大海,每当我们发出深切的呼唤时,总能想起郑和那载着文明的金碧辉煌的大船,浩浩荡荡地行驶在大海上的壮观景象,他的一切丰功伟绩流传千古、他的百折不饶、不畏艰难险阻的伟大精神,永远激励着世人。

“海强则国强,海静则国宁。”郑和让一个和平、强大、雍容大度的礼仪之邦—中国从海洋中崛起。也正是在郑和开拓精神的指引下,越来越多的人投身航海事业。他多伟大啊!

我们作为新时代的少先队员,是祖国的花朵,祖国的未来,应该向郑和学习,以他为榜样,学***怕困难、勇往直前的大无畏精神,勤奋努力,刻苦学习,掌握更多的、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做时代的先锋人。我也梦想将来成为一名友好的使者,把友谊、和平和文明传播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

郑和下西洋的读后感 篇5

前不久我们学了《郑和下西洋》这一篇课文,讲的是:明朝时期的三保太监郑和下西洋的故事。因为他知识渊博,懂战争艺术,有战略,勇敢善战,有军事指挥能力。

而且他刻苦勤奋,精通航海造船,具有卓越的外交才能,所以深得皇上的赏识。被明朝皇帝派遣出使西洋。郑和率领船队第一次下西洋的时候,船队里有62艘大船足有几十层楼房那么高,仿佛是62座水上的小岛,十分的宏伟壮观,船上的仪器都是当时最先进的。

中国古代是当时世界上科学技术最发达的国家之一,是中国古代勤劳人民智慧的结晶。郑和的第一次西行比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早87年。他是中华民族的骄傲。

郑和每到一个国家,都会把国书交给国王。这是明朝皇帝的代表,他希望与其他国家进行友好交流。船队还带来了许多我国的土特产品,包括丝绸、茶叶、瓷器等,用它们换取外国香料、珊瑚等。

郑和使节增进了中国与亚非国家人民的相互了解,促进了中国与许多亚非国家的经济交流和良好交往。

在航行途中他们也遇到了许多困难和危险。在波涛汹涌的海面上,风浪就像脱缰的野马,仿佛要把船撞翻;凶猛的海盗也盯着舰队,一心要抢船上所有的财宝。可是有勇有谋、机智聪明的郑和总是镇定自若,指挥船队奋勇向前,一次次化险为夷。

他坚韧不拔、无所畏惧的伟大精神值得学习。

郑和是航海事业上的一颗明珠。也是航事业上的一块里程碑,郑和更是一位懂得如何“阅读海洋的人”。

郑和下西洋的读后感 篇6

五年级读后感不坚持,岂能成功? ——读《郑和七下西洋》有感今天,我读了一本书——《中华上下五千年》,其中,一个故事《郑和七下西洋》深深吸引了我:郑和,原名:

马三保,是明朝的一个太监。他的故事告诉我们:只要你坚持,你就能成功。

郑和在七下西洋时遇到了许多的困难:郑和在回国经过旧港时,有个海盗头目叫陈祖义,准备抢劫郑和的宝物,有个人偷偷告诉了郑和,郑和烧了海盗船并把陈祖义押回了京城。他战胜了他们,这让我想起了我自己的一件事。

我记得我在一年级的时候,我们要学一种乐器。我学长笛,觉得它很简单,很容易学。刚上第一节课,老师要求我们把笛子竖直,要能吹出声音,我就轻松地完成了。心想:

吹笛子这么简单啊!我一定要学会它!到第二节课的时候,我们开始学笛子上面的孔的发音了,这节课上下来,我记住了一些,可有些孔的发音我还是没有记住。

这导致了下面的学习曲折。第三节课我们学吹曲子了,由于上节课没有完全记住6个孔的发音,所以曲子吹不对。回家之后,好不容易把发音记清楚了,但由于我学的时间不长,所以只能一个音一个音地吹。

一首不长的曲子下来。我的头晕晕的。心想:

原来吹笛子这么难啊!又上了几节课,就越来越难了。渐渐地,我的心奏起了退却的鼓,不去了。

和我一起学的同学有的越吹越好,考了级。我很羡慕他们。但又在反思:

为什么我自己没有坚持下来呢?大概就是我没有锲而不舍的精神吧!

从郑和的事迹可以看出,只有坚持才能成功,否则一事无成!

  • 《易经》读后感(精选6篇)
    阅读了作品后,我心中汹涌澎湃,感慨万千。当我们和作品当中的一些描写产生情感共鸣时,不妨记录下来你的情感思想,您所需的内容杂文852已为您准备好了一篇精美的“《易经》读后感”,我相信这些经验可以帮助您更好地锻炼资讯!...
  • [荐]最新边城的读后感精选(6篇)
    读书也像开矿一样,沙里淘金,阅读完作者写的作品之后往往受益匪浅,心中拥有不少的想法。此时正是时候将自己阅读时的所思所悟记录成读后感。下面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最新边城的读后感”,我相信这篇文章是一件非常值得阅读的文章!...
  • 轮椅读后感精选6篇
    阅读能够带给人前所未有的愉悦和满足感,阅读是幸福的,当品读完一部作品后,相信大家都积累了属于自己的读书感悟。读后感的主要内容要简练,而且要把重点写出来,怎样写出读后感?跟杂文852的编辑一起来了解关于“轮椅读后感”的内容吧,仅供您在工作和学习中参考不得用于商业用途!...
  • 史记学生读后感(精选6篇)
    《史记》是我国西汉时的历史学家司马迁写的,里面详细记录了从五帝到汉武帝时期,三千多年间发生的历史事件。读《史记》,我知道了大舜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尧舜禅让、刘邦约法三章等历史故事的真实情况。我还知道了指鹿为马、完璧归赵等寓意深刻的成语典故都源于《史记》的记载。读完《史记》,一个个历史事件好像在我的...
  • 弗朗兹的故事的读后感(精选6篇)
    是否在为范文而一筹莫展?范文就像是树立的榜样。参考好的范文再进行写作,可以让自己写作起来更加顺利,杂文852汇总了海量资讯为大家带来这篇“弗朗兹的故事的读后感”,请您查看以下必要信息!...
  • 妖精的小孩的读后感怎么写精选6篇
    《妖精的小孩》是一本著名的讽刺小说,阅读时会多次看到人性的善恶美丑。 在当时充满蒙昧和偏见的美国村庄,传言有一种人妖混血儿在人类世界生活,有着人类的样子,书中的萨思琪就是这样的一个孩子。 萨思琪原名叫莫蔻,在妖精世界她与一群不懂得爱恨情仇的同类,过着无忧无虑无比奢靡的生活。由于身上半人半妖的血统她...

郑和下西洋的读后感推荐

  • 关于乡土中国的读后感范文(集锦8篇)

    2024年01月26日

  • 少先队员读后感作文(7篇)

    2024年01月25日

  • 读海底两万里的读后感6篇

    2024年01月25日

  • 送别读后感8篇

    2024年01月24日

  • 兔子的读后感汇总

    2024年01月19日